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镜识科技获千万元A轮融资,用双形态机器人走向市场

星河频率 2025-10-09 12:03:40 1339

wechat_2025-10-09_120136_681.png

最近,镜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 A 轮独家融资,资金将优先投入技术研发与产品工程化,推动消费级与行业级机器人量产及交付。常春藤资本领投,此前公司已获宏润系与凯尔达的战略支持,显示出资本对其商业落地能力的认可。

成立于 2024 年 5 月的镜识,创始人王宏涛具备清华与哈佛背景并任教于浙大,团队由具身智能、互联网与消费电子领域的工程师与学者组成,长期沉淀于机器人本体设计、动力学分析与软硬件一体化。公司凭借自研的正向设计优化软件和核心部件能力,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

wechat_2025-10-09_120156_826.png

技术层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黑豹 2.0」四足机器人,以 10.9 米/秒的成绩刷新行业纪录,标志着在运动性能上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公司也清晰地把这一「极限性能」定位为进入产业与场景化服务的起点,而非终点。

产品线上,镜识构建了消费、工业与科研三条并行路径。

wechat_2025-10-09_120146_462.png

面向家庭的 BAOBAO 是其战略新品,采用双形态设计,可在四足与类人形态间切换,以适配客厅移动陪伴与近距互动两类场景;面向工业的 Apollo 强调全地形适配、长续航与高负载能力,宣称在 20kg 负载下可连续工作 4 小时、空载续航达 5 小时,并具备模块化维护优势;科研与高机动领域则以黑豹 II 为代表,承载技术验证与特种作业探索。

投资人将目光放在镜识的几项「不可复制」能力上:

一是正向本体设计与微仿真工具,能在复杂约束下快速找出最优构型;

二是核心部件自研(如一体化关节与灵巧手),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三是基于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的模型训练能力,加速从视频中提取运动策略;四是已获得的商业订单与面向车规标准的质量管理,证明其有向行业客户交付的潜力。

不过,从实验室纪录到规模化落地,仍有若干关键难题: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产品可靠性与行业认证流程都将决定镜识能否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的商业竞争力。公司高层也公开强调,速度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极限值,但要真正进入工厂和家庭,需要的是成熟的供应链、可控成本与稳定的产品体验。

总体来看,镜识的最新融资既是对其技术突破的肯定,也是对其工程化和商业化能力的一次押注。未来几个季度,能否按期放量交付、把速度转化为可复用的产品能力,将决定这家浙大背景创业公司的下一步走向。

标签: 镜识科技
本文为星河频率原创文章,作者:星河频率,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4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5 深圳市星河频率机器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5456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