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 10 亿美元,Figure AI 成全球估值最高人形机器人公司
9 月 16 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宣布完成 C 轮融资,募资超 10 亿美元(约合 71 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达 390 亿美元(约合 2774 亿元人民币)。
本轮由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领投,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英伟达、英特尔资本、LG Technology Ventures、赛富时、T-Mobile Ventures、高通创投等多家机构参投。
Figure 表示,本次融资将重点支持三大方向:
一是将人形机器人推广到家庭与商业运营场景,扩大 BotQ 的生产制造与实际部署,使机器人承担更多家庭与商业作业;
二是构建下一代 GPU 基础架构,加速训练与仿真,为 Helix 在感知、推理与控制上的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撑;
三是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包括人类行为视频与多模态传感输入,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Figure AI 由 Brett Adcock 于 2022 年创立,近年融资与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此前融资包括:
2023 年 5 月由 Parkway 领投的约 7000 万美元 A 轮;
2023 年 7 月来自 Big Sky Partners 与 Intel Capital 的约 900 万美元注资;
2024 年 2 月完成约 6.75 亿美元的 B 轮,投资方涵盖贝索斯、微软、英伟达与 OpenAI 等。
短短两年间,Figure 的估值已增长数十倍,近一年更出现大幅上涨。
在产品与商业化进程上,Figure 已推出 Figure01(2023 年 10 月)与 Figure02(2024 年 8 月)。最新演示中,Figure02 能自主拿取餐盘并放入碗柜,在物流场景也能分拣包裹、叠毛巾等。
2025 年 2 月,Figure 发布用于上半身高频灵巧控制的「双系统」VLA 模型 Helix,支持多机器人协作;去年 12 月开始向首位客户交付 Figure02,2025 年 2 月又签下第二个商业客户(外界推测为亚马逊)。
产能方面,Figure 于 2025 年 3 月公布 BotQ 大规模生产基地,其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可达 1.2 万台,公司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将年产能扩展至 10 万台。
作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被视为特斯拉在该领域的重要竞争者。
此次超 10 亿美元融资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潜力的认可,也将检验 Figure 能否把技术原型转化为可规模化交付与长期运营的产品。
能否兑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愿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下一阶段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
1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星河频率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1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