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今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到 205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 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不仅包括整机销售,还涵盖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维修保养以及相关支持服务。
报告预计,届时全球将有超过 10 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
从应用场景来看,工业与商业领域将成为绝对主力。
摩根士丹利预测,约九成的人形机器人会集中在执行重复、简单、结构化的工作任务,例如装配、搬运和巡检等。
分地域来看,中国有望成为最大市场,预计装机量超过 3 亿台;美国则约为 7770 万台。相比之下,家用市场的渗透速度要慢得多,到 2050 年,进入家庭的人形机器人总量或在 8000 万台左右。
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硬件与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实现突破式进展,尤其是在感知、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上。
其次,成本必须大幅下降,才能让普通家庭具备购买能力。
最后,社会接受度和监管环境也需同步成熟。综合来看,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至少十年时间。
本文为星河频率原创文章,作者:星河频率,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1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星河频率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