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IPO冲刺,机器人赛道资本竞速加速上演
9 月 2 日,杭州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罕见「自宣」,称预计将在 2025 年四季度向证券交易所提交备案文件,正式启动 IPO 进程。届时,公司将披露运营及财务数据。
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指出,宇树科技登陆科创板的概率较大。
这家成立于 2016 年的机器人企业,此次释放的信号并不突兀。
早在今年 7 月,证监会官网就显示宇树已开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更早之前,公司完成了更名、创始人王兴兴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工商变更,以及 C 轮融资的交割。彼时,市场估值已超过百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宇树的最新估值可能处在 100 亿至 150 亿元区间。换句话说,这场 IPO 早已「暗暗铺路」。
在这次声明中,宇树也首次披露了核心产品的收入结构。
以 2024 年为例,四足机器人贡献了约 65% 的销售额,人形机器人约 30%,零部件产品占比约 5%。其中,约八成四足机器人被应用于科研和教育,剩余部分则落地于工业巡检和消防等场景;人形机器人则集中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宇树强调,其产品均定位于民用用途,并在官网、手册和合作协议中明确限定了应用范围。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宇树在今年初就已站上舆论中心。
春晚舞台上的亮相,让更多公众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具身智能」的潜力;资本市场上,「宇树概念股」一度被视为下一个「大疆」,引发资金追逐。
美团、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投资,「宇树们」的股份也成为机构和产业资本争抢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宇树的 IPO 只是行业竞速中的一个缩影。
进入 2025 年,机器人赛道正进入前所未有的资本热潮。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卧安机器人、云迹科技已递交赴港招股书;优地、节卡、遨博等企业传出等待 IPO 的消息;汉阳科技、云鲸智能等则宣布启动 Pre-IPO 轮融资。资本市场的「FOMO」(错失恐惧)情绪明显,一些投资者希望通过提前卡位来抓住下一个潜在的产业龙头。
不过,与热钱涌动相伴的,是更残酷的赛道淘汰。
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探索早期,科研和教育用途仍是主力市场,距离大规模产业落地尚需时日。如何在研发投入与收入结构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证明民用场景下的可持续商业模式,都是宇树和同行们必须面对的考题。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星河频率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